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
輕輕鬆鬆遊澳門 ~ 澳門銀河 > 群芳 > The Macallan Whisky Bar & Lounge
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
老巴剎廚房 - 我喜愛的味道回來了
小弟渴望光顧的餐廳名單內,為數已不多了,皆因最近都不斷相約友人們KO了,真是感謝大家同我發癲。要數近期所渴望光顧的餐廳絕對是老巴剎廚房莫屬了,自從它結業重開後,一直想到,還記得大廚Billy在天后經營麵店時已是粉絲,一道醉酒鵝肝俘虜了小弟的心多年。
2017年7月5日 星期三
2016年5月9日 星期一
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
2015年7月20日 星期一
莆田 - 清爽菜式迎夏日
香港能吃到福建菜的地方不多,大多都集中在北角一帶,也有零星的小店散落四周,可是大多都是家庭式經營,上不了大枱,可是這間由新加坡過江而來的莆田菜館,就是供應著福建菜,雖然不算正宗,但味道卻都有著福建菜的特色。
2014年11月11日 星期二
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
星林居雲南米線餐廳 - 回溯過去
當年我還在求學時,最常吃的就是粉麵類,貪其方便快捷,其中一間就是星林居了。雖然我是怕吃熱氣騰騰的小窩米線,但這兒卻提供了另一款吃法,就是涼拌米線。就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,不經意地經過樂道的星林居,便詢問友人有沒有興趣,出奇不意地,原來她也想吃。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雲南人家風味餐廳
當天在新蒲崗工作,放工後一個人獨自在街上踱步,心想天氣這麼熱,家裡又沒有晚餐吃,不如吃一碗粉麵吧。就在此時突然想起新蒲崗有一間賣豆花米線的,不知能否如冷麵般凍吃,就決定碰一碰運氣。
行到門口時,店內只有一兩枱客人,仍然猶豫是否進內時,剛剛其中一枱客人埋單離開,還說很地道很好味,所以就即時入內。
餐牌款式著實不多,而且還有一些少見的食物,如什虫及蜂蛹等等。這些食物就是導致我會否在這進食的原因,雖然我不太害怕,可是始終有點陰影。最終本著必要一試豆花米線的心態,就點了那碗德勝豆花米線,可是原來只有熱的。

原裝的德勝豆花米線是沒有大腸的,但我又想試下黃燜大腸,所以硬著頭皮問老闆能否追加,佢想了一想,說無問題,所以就成了大腸豆花米線。
雖然追加了大腸,可是並不美味,味道很淡,亦不爽口甘香,只是好一般的味道。說回豆花米線,豆花豆香豐富兼滑溜,入口已滑入喉嚨,米線亦很爽滑,配上細碎而濃味的辣肉碎,本已十分美味,但精髓所在正是那調味的豉油及那橙紅色的辣醬,米線吸入後,更上一層樓。
這裡的酥炸雜虫亦很出名,但真的事乎你有沒有這個膽量,有的人很怕,但也有人說美味沒法擋。我當然是勇於嘗試的人,可是德勝豆花米線更能令我心悅成服。
地址:新蒲崗康強街32-34地下8號
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
清真牛肉館
提起牛肉餅,可能大家都會異口同聲地說清真牛肉館,它們的牛肉餅遠近馳名,也曾經出現在不同的雜誌上或雹視節目裡,致使門口永遠有一條長長的人龍。兒時,家人很喜歡帶我來吃牛肉餅,每次也要吃兩大個才肯離開。

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
客家爺爺
講起客家菜,大家會諗起邊間?我估大多數都會話泉章居,因為這間簡直是客家菜的經典。雖然泉章居是非常有名,可是我與朋友們都想試一下新餐館。在銅鑼灣內,客家爺爺就是比較多正面食評的。
入到爺爺的店,燈火光鮮,裝修摩登,給人一個舒服的環境。打開新穎的綠色餐牌,食物標價不太昂貴。店員亦在此時給了一個好消息,凡惠顧晚飯,每位客人皆奉送一盅燉湯。

一下子點了兩個小食,三個主菜及一個炒食飯,三個人的食量居然會這麼多。最先到來的當然是燉湯,一揭開盅蓋,烏卒卒的,細問之下原來是黑豆大山地燉烏雞,湯味鮮甜,膠質亦相當重,燉湯真是不俗。

爺爺腐皮脆皮卷肉感十足,但就失去了脆口感,而且卷內的肉碎十分之結實,使整件卷也硬起來。

脆皮炸鮮奶簡直不能不提,並不是美味得令人留下印象,而是相反。賣相脤卜卜,實是不錯,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則是質感問題,平常應該軟軟滑滑,但這裡的卻是像擦膠般,實在不能入口。

全晚最美味的莫過於這味荔茸香酥鴨,鴨肉去骨後,連皮釀滿芋茸拿去酥炸,調味得好。薄薄的一層粉醬,炸得酥香,內裡有適量的肉汁,配合香軟細滑的芋茸,美炒之平衡。

赤燜豚肉顏色美觀,而且用了咸酸菜去燜。理應非常美味,可是平衡感完全失去,咸得要命,豚肉則燜得過火,有些偏靱,而且整煲油份好重,食完有層油浮面,比梅菜扣肉更油。

梅菜蒸菜心更加不值一提,沒有味的梅菜,又老又黃的菜心,兩樣主要食材都是非常差,試問又怎會有一碟美味的餸菜?

經過一輪又一輪沈悶的餸菜後,最後的炒飯居然燃起了一絲的希望。金華火腿粒炒三色飯竟然有驚喜,材料有鮮味的金華火腿粒、瑤柱絲和蝦米粒、爽脆的芥蘭粒及鮮黃的雞蛋。除了材料豐富,飯粒分明,炒得乾身,沒有多餘油份,集合了各種滋味,咸味亦得到平衡,絕對是一個上佳的炒飯。

實情只有一句,這篇並不客觀,因為完全沒有太多客家菜,沒有梅菜扣肉,又沒有鹽焗雞、又沒有蘿蔔丸子,所以我還會有機會再試。希望下次我曾經嚐過的食物會有改進,他們的本質應是不錯的。

地址:銅鑼灣軒尼詩道502號黃金廣場5樓
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
廈門風味小食
香港通街都係美食,特別是香港係一個多種族既地方,基本上世界各地既菜式都有機會品嚐到,而我正正係中國既一部份,當然更加多唔同地方特式既食品,有地道福建食物食既地方就一定唔多,土瓜灣正正就有一間,叫廈門風味小食 – 阿珠小店。
這裡唔太大,只容下五六張四人枱,食物款式都不是太多選擇,不過就是貴精不貴多,專注做他們福建的特式小食,如廈門春卷,五香卷等等。亦有一些特別食材,要由廈門訂購回來,如土荀凍及廈門章魚等等。
今次叫了多款小食,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土荀凍,聽個名字,大家可能覺得唔太特別,只是一個蔬菜啫喱的食物,其實好多人都未必敢食,因為土荀凍是由沙虫做出黎,清理好D沙虫後,加湯煮,之後雪成一舊舊,雖然材料嚇人,可是味道卻一流,味道鮮甜,爽口彈牙,加上少少甜辣醬,回味回味。

食完嚇人既冷凍小食後,叫了好多炸既食物,五香卷味道好好,香脆可口,有甜辣醬既提味,更加好食。炸大腸雖然只是普通食物,可是配上伴碟既酸蘿蔔,沾上甜辣醬,真係好食得不得了。


另外叫了兩個餐,一個係扁食湯加廈門粽,另一個係四物燉鴨湯加上蔥油拌麵線,扁食湯即係燕肉餃湯,燕肉餃肉味鮮甜,廈門粽一定要食,好好味,好味到我都唔識形容,比一般食開既粽多了一份咸香,比上海粽更加濃味。鴨湯用左好多藥材同燉,湯色清澈呈現琥珀色,雖然多藥材,但鴨味卻不失禮。蔥油拌麵線雖則只是普通既拌麵,不過再加上鴨湯同食,又多了一種食法,口味煥然一新。




最後亦是最滿意的一個,廈門春卷,即叫即包,D皮雖然唔係炸的,可是食落乾身,因為佢D皮係類似食填鴨時個種皮,所以係唔可以預先包好,一咬開,餡料結結實實飽滿,可見包工一流,而且材料豐富,雜菜、蘿蔔絲、蠔仔等等,熱食既味道更好,呢個春卷係推介之作。


其實仲有一D魚丸、芋盒、章魚等等小食,不過太飽既關係,沒有再食了,希望下次試完之後,再有續篇啦。
地址:土瓜灣美景街44號安福大廈
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
泉章居
泉章居永遠都係我同一大班同學慶祝生日既好地方,原因十分之簡單,平靚正,食到飽飽都係每人百幾,多幾個大胃王都夠食,而且地點都係旺區,一間係旺角,另一間係銅鑼灣。
佢地既特色菜係鹽焗雞、梅菜扣肉、炸大腸等等客家菜。D雞真係幾好,夠入味,又夠嫩滑,而且份量都幾大隻,而家好多地方隻雞都細細隻,真係到喉唔到肺。
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