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九龍 - 黃大仙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九龍 - 黃大仙區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

豪園麵家 - 隱身的潮式平民麵家

近來心情不佳,朋友們知道了,就相約小弟出來食飯吹吹水,友人家住黃大仙,他推薦豪園麵家,於是就來個麻甩聚。由黃大仙地鐵站走過來,不遠也不難搵,本來以為只是一間食小菜的地方,後來才發現原來它們也有美食車。

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

丼丼屋食堂 - 又有新品了

最近少了出blog,巡視一下以往的紀錄,發現經常都出一些較為貴價的餐廳,而平時常去的餐廳都很少下筆,可是這兩個月來,發現都曾寫過幾間連鎖快餐店,其中一間就是我最喜歡的丼丼屋食堂了,喜歡上它的原因,除了味道好之外,就是他們會經常更換及推出新菜式,不會獨沽一味。


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

丼丼屋食堂 - 暖笠笠鍋物自由選

氣溫突然急轉直下,真想來個暖笠笠的火鍋來禦寒。就在商場內俳佪,看見大大小小不同的餐廳都推出火鍋套餐來吸引客人,當經過丼丼屋食堂時,發現他們也推出了冬季限定的【鍋物自由選】,正合時候了。


2014年11月5日 星期三

PHO 會安 - 玫瑰玫瑰我愛你

新蒲崗會不會變成另一個市中心地帶呢?大家都未必知道,可是從Mikiki的革新方向來看,卻已經成為當區的大型商場了。從短短幾年間,商場內的餐廳已換上一番新氣象,其中一間名叫Pho會安的越南菜館,值得大家期待,事實上越南餐廳真是越來越少,取而代之的都只是些賣湯河及小食的,想點些小菜就不能了。



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利豐廚房 - 山上的清泉

一個寒冷的晚上,我與幾位食友來了一個我平生也甚少到達的地方 - 慈雲山。走在慈雲山的路上,盡是斜路,直至到達一處橫街內,在橫街中又分出多條路,全是蒲X里,不遠處應是慈雲山廣場的地點尋找一所食店,直至看到一個大招牌寫著蒲機舖,實在令我哭笑不得,又會給店主想到。其實利豐廚房就在旁邊,一間小小的店子。名叫利豐廚房。


2013年6月18日 星期二

丼丼屋食堂 - 「夏日和風滋味祭」

春去夏來,很多餐廳也推出了新餐單,丼丼屋食堂當然也推出多款限定新品來迎合夏天炎熱的天氣。一坐下便送來「富士蘋果茶」,冰冰凍凍一解暑氣,清新怡人。

 

2012年10月28日 星期日

丼丼屋食堂 - 「丼」紅不讓的全「日」秋冬

今個秋冬,在港提供最多日式丼飯的丼丼屋食堂推出了十八款新菜式,包括燒物及特色小食,當然日式丼飯絕不能少了份兒。前陣子受到食友的邀請,一同來到位於樂富的丼丼屋食堂進行試食。

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

得龍大飯店 - 細味懷舊菜式


細味懷舊菜式



一說起懷舊粵菜,小弟第一時間想起得龍,在於價錢公道,食物質素好,而且還有複雜的懷舊菜供應,並且堅持以古法泡製,如金錢雞、鴨腳包及太爺雞等等,每次一想起也流下口水來。



來這兒吃飯總不能在意環境,也不能在意員工的態度,老牌舊式飯店總不會有光鮮的門口及裝修,但這兒的員工態度卻很親切,令人有在家的感覺。今次受了食友的邀請,到來一嚐兼為食友慶祝生日。



小菜款式夠特式之餘,原來前菜也有老舊的味道,現已絕跡於酒樓的白雲鳳爪、鹵鵝翼及酸喬頭,整整齊齊放在轉盤的兩邊,吃下一顆酸喬頭,為大吃大喝揭開序幕。




當然先來的是馳名的金錢雞及鴨腳包,許多人也會以為金錢雞真的以雞來泡製,這樣就會大錯特錯了。因金錢雞的材料是叉燒、雞肝、冰肉及酸薑,而冰肉更是製作需時的極品,以醃料來處理肥豬肉,醃幾天才能完成,只吃那塊肥而不膩的冰肉已絕對值回票價,幾種不同質感的食材混在一起,給人一種鬆化惹味的感覺,很是美味。




鴨腳包的名字很有趣,曾有朋友真的以為是燒腩卷般,在蒸包內加入鴨腳而成,當然又是謬誤啦。實情是以一條鵝腸或鴨腸包捲著多款材料,材料當中有鴨腳、雞肝、叉燒及沙葛等等,感覺很奇妙,如吃燒味大雜燴般。




兩道味道霸道的前菜後,一整梅子涼瓜配溏沁皮蛋令人如沐春風般輕爽,涼瓜的苦味全失,冰涼的口感配以酸酸甜甜的梅子粉,令人不自覺愛上,而流心的皮蛋更顯得晶瑩剔透,給人一種消暑的感覺。




這時一個大燉盅送來,是夜重頭戲的佛跳牆。拆開燉紙,湯色清澈見底,內裡材料一覽無遺,相當豐富,有烏雞,又有螺頭等等,是何等的滋陰。喝一口後,鮮甜無比,濃郁醇厚,火喉十足。





一道黃色燦爛的蝦仁炒蛋就在放在眼前,一向酷愛炒蛋的我不其然將目光移在這兒,炒得尚算滑溜,混著很多蛋汁,可是蛋香不足,幸好蝦仁爽口彈牙,嬴回不少分數。




香噴噴的家鄉南乳芋頭扣肉就如將膽固醇表面化,未吃會很想吃,吃了又會有些後悔,可是面對這,很難不下筷,肥瘦相間的腩肉燜得軟腍入味,芋頭則較為硬身,未夠鬆化。




接下來的三道相信是這裡最好賣的招牌菜,先是古法太爺雞,即是我們熟識的煙燻雞,吃了不知數十次,還是覺得這裡做得最好,最美味。煙燻香氣遠遠已能聞到,那股令人著迷的煙燻香氣不只停留在嗅覺上,放入口中,仍然久久不散,雞皮爽口,肉質更是嫩滑,完全將煙燻的最高境界展現出來。




二是砵酒焗杯蠔,看見每隻也有手掌的一半時,更令人垂涎三尺,外層炸得香脆可口,還沾有不少以砵酒做的醬汁,實是非常好味的,可是使用杯蠔有利也弊,雖然是肥大肉厚,鮮味十足,可是內裡仍然過於濕潤。當咬至蠔最肥大的位置時,感覺更加強烈,回想以前,用的是本地生蠔,更加滋味,起碼整隻生蠔也炸得恰到好處。




最後的是生楂咕嚕肉,這味真是易學難精,而且更是廚工大敵。這裡有別於其他地方,以山楂來調味,而且酸味與甜味得到最佳的平衡,再者的是山楂加添多一種果香,酸甜汁做得相當好。而肉方面也很出色,無論肉質及體積也大小如一,肥瘦得宜,一口一塊,令我不知覺地越吃越多。




吃了這麼多肥膩菜式後,總要一點蔬菜來中和一下,以瑤柱津菜包作結,那清淡味道最適合不過,既有瑤柱的鮮味,又有津白的甜味,簡簡單單將肥膩趕走。




還未滿足的食友,更可以那個闊少爺炒飯來填飽肚子,但我已經十二分飽,吃不下了,但仍有小嚐一口,薑米的味道實在難忘。




咸胃已飽,可是甜胃現在才開始,一煲滿滿的走地雞蛋腐竹糖水俘虜了我們,是我至愛的那款將腐竹煲至溶掉的心機糖水,帶著清甜與煙靱的白果奏成樂章,很美,還要不忘那顆走地雞蛋,將之弄破混入糖水中,又是另一吃法。





是晚真的很滿足,除了一貫的美味,還有各人對壽星的祝賀,很完美的一個晚上。當然這晚的菜式也是我最喜愛的,其中太爺雞及金錢雞是我經常來得龍的主要原因,在港也不是容易找到那股美味。

地址:新蒲崗康強街25-29號地下

評價:

2011年9月28日 星期三

壹臺。台食


對台食一向也有興趣,如台式飲品、杏仁豬肉紙、鐵蛋及肉燥飯等等,基本上台式小食更加是我其中至愛,在外出時,一看見熱辣辣的胡椒餅,也會即時撲去買來吃,可想而之我也是台食的愛好者。

當前一陣子從飲食雜誌內,知道新蒲崗一個新商場內有一間台食店,便想即時去食,可是由於時間問題,要到近日才有機會幫襯。是晚是星期六,雖然是坐落在五個食店的中間位置,無論從左邊入或是右邊入,都一定不會先留意這間,可是偏偏這間就是最多客人等候的。

幸運地,不消一會兒有枱,整間店舖不是很大,但也分有幾區,左邊是梳化位及一張大圓枱,右邊又分為中間位置的長枱,及旁邊的卡位,裝潢相當骨子,簡簡單單得來,給人舒適的感覺。

餐牌只有一大張,但已能夠盡列店中食物,分了很多項,大致有定食套餐、麵線、小食及飲品等等,款式也算多。總共來了兩次,分別吃了正宗豬排配肉燥飯定食、豪大香雞排配肉燥飯定食及四季麻油雞定食,還有一部份小食。

每份定食套餐真的非常豐富,有黑白切豆腐、滷物、前菜及湯,而湯又可以選擇蚵仔或豬血,其實兩者分別不大,只是配料不同,但味道卻同出一徹,普普通通,吃不出味精。

大部份套餐也只配白飯,唯獨正忠豬排及豪大雞排卻用上肉燥飯底,有點驚喜,肉燥肥瘦適中,放進飯內同吃,很滋味,如果能加多些肉燥會更美味。

正忠豬排香料配方獨特,五香調得剛剛好,不會一味只有胡椒粉味,炸得尚算鬆化。雖然豬排不是帶點肥膏的類型,但卻不鞋口兼肉質軟腍。

豪大雞排與豬排醃料一樣,也是剛剛好,感覺上雞排比豬排更好味,在於雞扒內還充滿肉汁,與鹽酥實在配合之極,更好的是份量不少,大大塊。
其實那小碟滷物也不是配菜這麼簡單,鵝翼已滷得非常入味,能一絲一絲地扯開鵝翼,如果剩叫不貴的話,真的想ENCORE多一次。
另外一次的四季麻油雞定食,雖然沒有配上肉燥飯,但配上白飯更好,因麻油雞的麻油汁很香,撈入飯中,一口接一口地大吃。麻油雞是用台灣麻油慢慢將雞生焗而成,所以等候時間較耐,但麻油香四溢,能增進食慾,只是雞件不太嫩滑,有點鞋口的感覺。
之前提過滷物做得不錯,所以也急不及待點了滷大腸,大腸處理的乾淨,所以沒有異味。與滷水同滷,更添肥美甘香,再與特製辣汁,有點不夠喉。
第一次是吃高雄冰糖醬鴨,咸中帶甜,味道是不錯的,但鴨件切得不太美觀,越吃越甜,鴨肉亦不太嫩滑,所以一試便好了。
反之那碟埔里紹興醉雞則深得我心,雞肉卷起來製成,凍食顯得嫩滑,而且還加入了杞子來增加甜味,使雞卷充滿濃郁的酒香。
最後更嘗試了萬巒豬腳,以煲仔同上,熱辣辣,豬腳已燜得軟腍入味,就以簡簡單單的調味已能將豬手烹調得宜,煲中還加入了炸薯仔來索入醬汁同吃,幸好不會太咸,剛剛好。
其實台食中,麵線更是不可或缺,所以也來了一碗一台蚵仔大腸米線,湯汁惹味濃厚,配合幼滑的米線已非常可口,再者是加入了蚵仔及大腸呢?
台式飲品中,朋友十分喜愛青蘋果雪沙,而我則喜歡桂圓紅棗茶,不太甜。
開業短短時間,已吸引了我兩次到來,食物算是不錯的,可是服務還有改善的空間,始終是新開的店舖,運作上有點混亂,兩次來吃,定食套餐經常也會放漏湯,配菜又擺錯,希望它日後可以做得更好。
另外,十分欣賞那張紙巾,一看就想起當年的火柴盒,十分有趣。
地址:新蒲崗太子道東638號譽港灣Mikiki商場地庫LG7舖














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

雲南人家風味餐廳

當天在新蒲崗工作,放工後一個人獨自在街上踱步,心想天氣這麼熱,家裡又沒有晚餐吃,不如吃一碗粉麵吧。就在此時突然想起新蒲崗有一間賣豆花米線的,不知能否如冷麵般凍吃,就決定碰一碰運氣。
行到門口時,店內只有一兩枱客人,仍然猶豫是否進內時,剛剛其中一枱客人埋單離開,還說很地道很好味,所以就即時入內。
餐牌款式著實不多,而且還有一些少見的食物,如什虫及蜂蛹等等。這些食物就是導致我會否在這進食的原因,雖然我不太害怕,可是始終有點陰影。最終本著必要一試豆花米線的心態,就點了那碗德勝豆花米線,可是原來只有熱的。
原裝的德勝豆花米線是沒有大腸的,但我又想試下黃燜大腸,所以硬著頭皮問老闆能否追加,佢想了一想,說無問題,所以就成了大腸豆花米線。
雖然追加了大腸,可是並不美味,味道很淡,亦不爽口甘香,只是好一般的味道。說回豆花米線,豆花豆香豐富兼滑溜,入口已滑入喉嚨,米線亦很爽滑,配上細碎而濃味的辣肉碎,本已十分美味,但精髓所在正是那調味的豉油及那橙紅色的辣醬,米線吸入後,更上一層樓。
這裡的酥炸雜虫亦很出名,但真的事乎你有沒有這個膽量,有的人很怕,但也有人說美味沒法擋。我當然是勇於嘗試的人,可是德勝豆花米線更能令我心悅成服。
地址:新蒲崗康強街32-34地下8號







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

迎月小菜館

最近在網上尋找新餐廳時,發現新蒲崗地區靜靜起革命,越來越多食肆進駐當區,無論西式及中式比比皆是,除了區內的龍頭一哥得龍大飯店外,其餘的老牌食店如暌記等都客似雲來,就在他們的不遠處,有一間門面光鮮的小菜館,名叫迎月,相當詩情畫意。



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

得龍大飯店

又黎一間我鍾意去既食店,呢間就係新蒲崗既得龍大飯店啦。呢間野既名不用多提,應該好出名,某大飲食網經常去眾會。呢到出名係食一d懷舊菜式。例如:大良野雞卷、金錢雞、鴨腳包、太爺雞同雞蛋焗魚腸等等,真係多不勝數‧

我每次去食都必定要叫太爺雞同金錢雞,但係金錢雞同鴨腳包係需要提早預訂既,如果唔係都好難叫到‧




雖然金錢雞同鴨腳包肥膩左d,但係未試過既真係要試一小舊,我覺得係需要一試既野,另外佢個蓮偶餅都有別於一般做法,出面通常都係將d蓮偶刴碎加入d肉到煎,但係呢到係將d肉夾係蓮偶到‧


D 砵酒焗桶蠔都整得好好食,不過好似用普通生蠔好食d,因為有d太大隻,唔係幾脆。


下圖既係話梅浸豬手、茄子盒、荔茸帶子盒同啫啫芥蘭煲。


食完哂之後,仲免費奉送桂芝杞子糕同紅豆沙,仲當晚我地就叫左西米焗布甸,呢個布甸記住落單前叫佢留定。


雖然呢到d交通係唔方便,不過我覺得一定要去試,同埋佢d餐牌成日都會改,不過d懷舊野就必定有架啦。

地址:新蒲崗康強街25-29號地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