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灣仔區 - 大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灣仔區 - 大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9年7月19日 星期五

〖新店速遞〗帶你走進割烹的精粹 @ KONA

割烹料理相比其他日式高級料理,如懷石料理及會席料理等,會顯得較為輕鬆點,大厨會依客人的喜好即席烹調一些較為簡單的菜式,當然也會有些做得較為高檔。隨著大家對飲食的要求更進一步,不少主打割烹料理的店子相繼開業,最近就有一間瑟縮在大坑連花宫街的街角,名叫KONA。

2018年1月29日 星期一

大坑新晉師父發辦 @ 壽司藝


天氣寒冷總會想吃點熱辣辣的食物,以致近來少吃了壽司,可是心中那團壽司的火焰卻不會熄滅,難得朋友邀約一起品嚐其中一間渴望已久的鮨店,便二話不說就去了。雖然這兒不是什麼名店,也位處於大坑社區內,地點不算方便,但卻受到不少好評。

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

BOND - 大坑的悠然空間

大坑這個小社區在這幾年間發展得很快,由從前滿佈車房及回收店的景況搖身一變成為一個街知巷聞的食街,陸陸續續將那種舊式店舖淘汰。可是,近來的情況變得高級起來,失去了一種小店的平民情懷。最近,就有一幢新樓宇落成,地下及一樓都是餐廳或酒吧,而今天所到的就是位於一樓的BOND

2015年8月10日 星期一

Niku Niku - 大坑的熊熊烈火燒肉

如果要將日式烤肉及韓式烤肉來比較,我始終喜歡日式的多一點,皆因我喜歡純天然的肉味,不太作調味的更適合我,可是日式的價錢往往因為用上極之昂貴的和牛等肉而顯得很高昂,並不是經常可以吃。


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

八寸料亭 - 會席的驚喜

每個國家都會有他們各自的文化,尤其是飲食文化,也各有特色,當中以日本為例,大家都一定聽過懷石料理,可是懷石料理並不容易接觸,加上它的規限及價格高昂,我亦未嚐過一次。正正因為如此,會席料理的出現正好帶給我們多一個選擇。位於銅鑼灣大坑的八寸料亭就推出了這款會席料理,用料都相當講究,但價錢卻實惠很多。

2014年8月19日 星期二

Lab Made x Sunkist - 夏日柑橘新氣象

近日天氣雖然炎熱,但有幾陣涼風吹過,都感覺舒服,可是氣溫仍然高企,這個時候,來一杯透心涼的雪糕,就真是非常美妙了。由於近日天氣炎熱,食慾不振,來點酸溜溜的味道會相當之美好,所以有幸在前一陣子,率先享受了Lab Made分子雪糕專門店將會推出的兩款期間限定柑橘口味雪糕,期間限定的供應期是由25/8開始,為期兩星期。

2012年2月27日 星期一

Kindergarten - 回到年幼時





回到年幼時


天色陰沈,總令人產生鬱鬱不觀的感覺。對於我這類不太樂觀的人來說,會更加強烈。剛到了年齡的關口,又了無成就,歲月匆匆,真的有點歲月不饒人。就在今天,與朋友二人到大坑幼稚園來,緬懷一下年輕的的歲月。







慢慢從天后方向走入大坑,不久便來到門前,木窗木門加上紅磚牆的外貌已給了人一種校園氣氛,內裡座位不多,只有十數位置,環觀四周,總發現不少有趣的設計,如門邊畫上了些公仔,好像SIMSON從門外偷看般。而枱上也放了不少擺設,當中最令我喜歡,便是一本又一本的立體書,有的更是會發聲。






再看一看餐牌,是一牌木餐牌,既有特式又有實在價值。由於早前已預訂了Tea Set,所以只點餘下的飲品,當然就是這裡的名物 凍朱古力。一球雪糕浮在杯內,又舖滿可可粉的凍朱古力送到面前。一嗑之下,濃郁醇厚的可可味充斥口腔,質感細緻幼滑,甜度適中,飲後還有點餘韻,實在是享受。另外,店方放在杯內的鐵飲管,令感覺更冰冷,飲管端更是小匙,更容易掏起雪糕來吃,正是這店用心之處。






還在陶醉於凍朱古力之美味中,一個西式三層架送到,上面放滿可口的咸甜點。人生總是先甜後苦,又或是先苦後甜,我就喜歡後者,勝在可以有一個美滿的貼局或回憶,但這裡當然沒有苦的點心,就先以咸點行先。






咸點有六款,分別是煙三文魚、火腿芝士、PARMA HAM、蟹肉及兩款磨菇,第一件當然是整成哈哈笑樣的煙三文魚多士,一見便令人開心,接著PARMA HAM那件也十分有心思,捲成玫瑰花的樣子,其實千萬不要忽略材料下的多士,因店方不是只以方包來做,還有使用法包來增加不同的質感,實在不錯。






接著餘下的便是甜點,先吃個鬆餅,牛油味重,塗點士多啤梨來吃,是我的至愛。朱古力酥雖小,但也很鬆化。與朱古力酥相比,旁邊的士多單梨撻實在過於巨型,每粒也有乒乓球般大,士多單梨夠甜美。最後便是焦糖燉蛋,蛋味雖不足,但尚算嫩滑。整體而言,咸點較為出色。







其實食物味道只是其次,能有一個相當舒適的環境與朋友傾談才是重點,雖然只有短短的個半鐘,但已將心中的不快一掃而空。當然這裡的出品也不錯,特別是凍朱古力,真的是非試不可的妙品。


地址:大坑新村街35號地下

評價:

2012年1月25日 星期三

Piccolo Pizzeria & Bar - 大坑薄餅風雲

經過了上次的試食後,令我對這間薄飯店念念不忘,希望可以找一日再來幫襯。誰不知就在這日,與一眾剛吃了拉麵的食友忽發奇想,不如以一個薄餅來填滿貪吃的慾望,再這樣便到來了。

雖然這不是我試吃的那間店,但也是該集團新增的分店,兩者之最大分別在於這店沒有供應意粉,缺少了意粉實在有點失望,可是薄餅的美味足以彌補這不足。

這店比堅尼地城的店子少,只有一排卡位及幾枱高枱,座位安排比較擠迫,但裝潢卻與總店一樣,都有一盞盞鐵製吊扇,高高的樓底更放滿了紅酒瓶,另外亦不難發現門框上貼滿了舊唱碟封套,很特別。


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

私房蔡

近日受颱風影響,天氣明顯轉涼,心裡湧起一股吃煲仔飯的意慾,靈機一觸突然想起這裡。早在今年一月時份已很想吃,但礙於地點的問題,久久也未能嘗試,不知不覺間已是夏天,唯有等待秋冬季的來臨。
為何不去坤記、四季、添樂園等等名店,偏偏要選這間寂寂無名的小店,答案只有一個。就是為了多年前紅透半邊天的蔡師傅,他重出江湖,主理的煲仔飯深受食家的讚賞,可以再次品嚐失去的味道。


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

肉骨皇



大坑食肆林立,但都會圍繞著那幾條小街巷,肉骨皇偏偏就開在浣紗街的一角,毫不起眼。幸而知音人也不少,到這享用的大多都是熟客,他們一入來,待應們都輕易地認得熟客們,但也有不少是生客,就像我們般。



既然叫得肉骨皇,當然不能錯過這裡的肉骨茶啦。由於有人不飲的關係,只叫了二人份量,一煲都已經分給每人兩碗多少少,份量十足。先聞一聞,有好香的藥材味。入口後,發覺之前好香既藥材味都得以保存,可惜始終都唔夠濃味,幸好油分不算厲害,一字骨亦很新鮮,出色又談不上,難食又談不上,只屬於中等水平。


由於芥蘭現時唔係季節,所以芥蘭的質素不太好,又老又粗糙,幸好馬拉盞的味道彌補了芥蘭的質素,而且馬拉盞又確實是惹味的醬料,所以炒完出來的效味也不差。


麥皮蝦也不是常常出現在星州食店的餐牌上,當見到有麥皮蝦供應時,第一時間想也不想,就決定要點這味名物。蝦身炸得鬆脆,面頭舖滿甜甜地的麥皮,感覺十分有趣。但是不知大廚是否沒有試味,麥皮下的蝦肉咸得要命,就算麥皮帶有甜味,也不足夠分擔了蝦身的咸味。味道雖是好,但咸味過濃,影響了整碟麥皮蝦的質素。幸好蝦膏十分惹味,蝦身亦夠爽口彈牙。


咖啡骨是我第一次叫的,事前只知道是加入了咖啡同煮,但萬萬想不到,咖啡骨的味道真的如飲咖啡一樣,苦中帶甘。未入口,已有濃烈的咖啡味,但入口後,咖啡味又不像想像中般苦澀味,苦中帶甘又帶甜,十足十像段人生路,苦中作樂,時而快樂,時而痛苦,但最後也是一個完滿的結局。大廚亦很好地用上一字骨,方便進食,未試過的可以一試。


大馬橋底豬手是我從不想像得到能在星馬菜館內的菜式,感覺像是泰國或德國菜才有。豬手上枱時已切好,外皮被烤得香口脆身,豬手肉岩岩好,不太乾身,湛上特製醬汁,倍感美味。


從表面看,這碟絕對不能令人聯想到是蘿蔔糕,但它偏偏是馬拉盞炒蘿蔔糕,每一磚都切得四四方方的,先炸後炒,相當惹味,可惜份量太少,遭到眾友人們不斷搶食,,不消一會已乾淨了,證明這碟的美味。


雖然不是頂級名店的海外分店,也沒有什麼乜乜大酒店的大廚坐鎮,但這類以務實見稱的小店,實在是不可多得,整晚所見,唯獨不濟的是麥皮蝦,其餘的味道也不錯。
地址:大坑浣紗街45號浣紗花園地下1號舖

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

Papabubble

今日係白色情人節,就寫一寫近期開了不久既手造糖果店。這間西班牙手造糖果店位置隱蔽,坐落於大坑銅鑼灣道,旁邊是車房及一些廣告設計之類的公司,如果不是有個牌仔畫上可愛的波板糖放在門口,我也不會留意到這間表面極似設計公司的糖果店。

裝修以簡約為主,空間感非常足夠,前舖後工場,十分有以前傢俬舖的風味。到達門口已經可以從內聞到一股糖果的味道,令人心境快樂。店內只有幾個小架擺著一樽樽的糖果,美輪美奐,五顏六色,非常吸引。

而再入少少,則是一排又一排掛架,掛著不同種類的糖果,而旁邊亦有價錢牌,絕對俾消費者自行選擇。




掛架旁邊則是工場,師父正在準備製造糖果,看上去,像不像一塊一塊寶石,絕對不會想像得到竟然是糖果,特別是黑色那塊,印象中除了竹炭及黑芝麻糖外,從未看見過黑色反光的糖果。



不同味道的糖果旁,亦有一排小掛架掛著特別造型的糖果,原來黑色是可以用黎仿製紫菜,做成日本卷物,十分有趣,但不知果道如何呢。



但最意想不到的是有人體器官(以下十八歲以下不宜),竟然是一具男性性器官,真的令我大開眼界,估不到這樣也會做出來,真實程度簡直100%,連紋理也清楚見到。



見識完這麼多不同形狀的糖果後,最後選購了一包什果味糖果,樣子十足以前買的日本小菓子,但以前那款是單一味道,只是用上了不同顏色而已。可是這裡賣的是色香味俱全的糖果,香蕉味味道清新,西瓜真的食得出西瓜的清甜,西柚的酸味,與真的味道確有幾分相似。



我諗下次行過都會買多一兩包當禮物送俾人,既美觀,又能使人開心快樂,如果有人生日,不妨去訂做特別的形狀波板糖,一定令大家大開眼界。

地址:大坑銅鑼灣道34號

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

Panda Japanese Homestyle Curry

一朝早起身想吃拉麵,但又因為星期六既關係,所以絕對有時間可以去豚王碰一碰運氣,可是好運永遠不會降臨在我的身上,門口排滿人之餘,連對面街都俾人排滿了,唯有試下轉去大坑的達磨望一望,其實去之前都明白到機會好微,只好抱著沒有拉麵還有很多好野食的心態過去。

一如所料,門口貼上今天的拉麵湯底已售罄,請晚上六時再來的紙條。這時,我和朋友都將目光轉移去隔壁的日式咖哩專門店,因為看見店內的人吃得津津有味。雖然店員叫我們在門口等,但我是排第二,所以就留下等位。

看一看餐牌,食物真的不多,基本上全部也是與咖哩有關,我們叫了一個咖哩雞飯(小辣)及一個蝦燒餅,不消一會兒,咖哩飯到來了,十分吸引,有股咖哩的濃香慢慢滲出。咖哩真的是日式咖哩,是比較甜口,而且要了小辣,所以不太辛口。配上雞肉撈入日本米煮成的飯中,感覺良好。下次食的時候,可以轉成中辣,因為咖哩有少少辛口先好味。




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

民聲冰室

今日終於黎到嚮譽全大坑既民聲冰室了,每次黎到大坑,第一件事就係行入黎,睇下多唔多人等位,可能今日我地早黎既關係,未有太多人等位,好順暢地等了十分鐘有位了。

雖然呢到地方細細,裝修顏色鮮艷,可是這是間擁有幾十年歷史既冰室。這間冰室並不似平常老派既冰室,這裡專攻家常小菜,每日十幾款菜,而特賣菜式非蒸肉餅莫屬,每枱必叫菜式,肉餅這個名字並不能貼切形容,因為一上枱,是一座小山丘,好多人都募這個肉餅塔之名到來。而這裡的餐牌非常有趣,用一塊大膠板寫上了當天的菜式,那塊膠板正正就是平常係茶餐廳掛在牆上的,是晚菜式包括蒸肉餅、羔蟹水蛋等等招牌菜在內十多款式。

蒸肉餅如早前所講,不能用肉餅來形容,用一個塔字來形容比較好,因為大大話話都有5-6吋高,最頂放上了一顆圓潤爆油既咸蛋黃,十分鬆化,而且味道鮮美,咸度剛剛好,用黎送飯或就咁食都同樣回味無窮,因肉餅內有足夠既肥肉,肉餅無肥肉就失去了應有既鬆化感覺,而且生粉也下得很少,沒有漿糊既感覺,完完全全超出了以往對肉餅既觀感。